目前分類:健康智囊團 (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但血壓高的問題在前來健檢的客戶當中卻是屢見不鮮,有些人即使血壓高於180 / 90毫米汞柱以上,仍然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高血壓不像其它疾病有任何的症狀及徵兆,若無經常量測血壓的人,往往都不會知道自己有血壓過高的問題,但它帶來的危險往往令人招架不住,後患無窮!


文章標籤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近日爆出知名豆漿店油條和甜甜圈驗出含有重金屬「鋁」,「鋁」是自然界常見的金屬物質之一,極易污染我們的食品以及藥品,初步研究「鋁」亦是容易造成老年失智症的原因之一。


文章標籤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膽結石易形成的危險因子︰

 1. 遺傳:若親人有罹患膽結石的案例,本身罹患膽結石的機率就會偏高。

 2. 年齡:年齡越大則罹患率越高,與膽汁中膽固醇代謝較差有關。

 3. 性別:成年期女性大於同年男性,大多因為雌激素抑制膽固醇轉換成膽鹽,使得膽汁中膽固醇含量過高,易形成結石。


文章標籤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爆發H5N2禽流感疫情。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至今沒有發現H5N2亞型病毒感染人體,而且這種病毒構成如同H5N1對人體影響的可能性低。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預警暨因應組」(GAR)發言人哈特爾(Gregory Hartl)對外發表,H5N21種禽流感病毒,雖然流感病毒難以預料,且確實有時候不同物種會遭受感染,但WHO至今仍未發現有任何人體感染H5N2的病例。

 

文章標籤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泌尿道結石常見的種類及成因:

1. 腎結石:當尿液中的濃度過高,或是尿液酸鹼值成鹼性時,就可形成肉眼可見的沉澱物,原因包括:

 (1)身體缺鈣:導致骨骼中融出過多的鈣而進入尿液,形成缺鈣型腎結石。

文章標籤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99年國人零歲平均餘命,男性由76.1歲增加為76.2歲;而女性由82歲增加為82.3歲,顯示現代人隨著醫療的進步,平均壽命也隨著增加,但值得憂心的是伴隨的慢性疾病也接踵而來。

文章標籤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現在已經37歲,5年前結婚至今都沒有避孕措施,但無論用盡任何方法都無法懷孕,老公又是家中的獨子,在夫家的壓力下,整天以淚洗面!最近聽從醫院朋友的建議和老公到醫院做檢查,才發現是因為老公精子數量不足,導致遲遲無法懷孕……。

 

文章標籤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月份從電視新聞上傳來關雲娣跳樓身亡的消息,看著考試院長關中夫妻老淚縱橫,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模樣,令人心疼。據傳關雲娣有產後憂鬱症,根據精神科主任級醫師表示,產婦產後一年內若出現情緒低落、沮喪、睡不好、食慾不振及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等憂鬱的症狀,就是產後憂鬱症。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許多人選擇為媽媽安排健康檢查,然而,希望媽媽能夠永遠維持健康,同時還窈窕有活力,並不只是做做檢查就足夠。目前最夯的健康管理綜合計劃,則是結合多樣化的女性健檢項目,個人專屬營養諮詢,以及量身設計的體適能指導,讓媽媽不只是經由做健檢了解健康狀況,還能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控制體重、促進健康,強調專業與個人化的服務,讓健康與窈窕可以一舉兩得。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骨質疏鬆症一般人多不自覺,可能會造成駝背、變矮或脊椎側彎、而骨折是最嚴重併發的病症,骨骼在身體擔負著支撐、保護、運動、造血及鈣儲存所等功能,它是有生命的組織,會不斷的分解及再生。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聖誕鈴聲的接近,寒流來襲,氣候越來越不穩定,冬天出現乍暖還晴的日子變多,日夜溫差也大幅變大,有心臟疾病或高血壓的患者,得多留意自己身體狀況。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歲末年終正是上班族卯足全勁衝業績、拼績效的時候,近日勞委會調查國內產業,發現不少上班族頻頻加班,科技業更有逾四成超時加班的情況,南亞科技工程師疑似工作超時過勞死的案例,讓更多人重視過勞帶來的問題,連帶前往健檢中心要求檢查肝功能及壓力指數的民眾,也較平日增加許多。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年紀越大越「腹」有 台灣爸爸變成「腹爸爸」
五個爸爸一個腹 代謝症候群危機上身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又來臨了,辛勞的父親到底是「富」爸爸,還是不知不覺中變成了「腹」爸爸?健康吉美健檢中心針對腹爸爸現象發布的資料顯示,40~65歲的男性當中,逾兩成的腹圍超過標準,平均每五位當中就有一位是腹部肥胖、腰圍過粗的腹爸爸,更有相當高比例的腹爸爸有代謝症候群的現象,而且隨著年齡增加,情況就越嚴重。健康吉美健檢中心楊培鎮院長指出,飲食習慣與缺少運動,是腹爸爸們出現代謝症候群的重要原因,未來因此而罹患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較高,是不容忽視的健康危機。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現代忙碌的生活中,許多婦女多忙於家庭、工作,時常忘了照顧自己的健康,尤其是令人害羞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更是用各種理由拒絕受檢。

子宮頸癌是常見的婦女癌症,根據統計顯示:子宮頸癌發生率排名為女性癌症第五位,死亡率排名則為女性癌症的第四位,死亡人數佔全部癌症死亡人數的4%;一般而言,初期的子宮頸癌大都是沒有症狀不會痛的;正因為如此,使得許多人延誤了治療的時機,故是女性不可忽視的癌症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HPV人類乳突病毒? 
 HPV又稱為人類乳突病毒
,是一種非常微小的DNA病毒,較輕微的可能導致菜花等性傳染病,
嚴重的則可能引發子宮頸癌病變


HPV人類乳突病毒與子宮頸癌有什麼關係?

據資料顯示,九成以上的子宮頸癌都與HPV有關台灣婦女HPV感染率約20%,感染過HPV的婦女,約四分之一將會成為HPV的持續性感染者;而HPV感染人體後會不斷複製,如未治療或未被發現,則將來可能會演變成子宮頸癌。

 
 
如何預防HPV的感染

*固定單一性伴侶,避免太早(18歲以前)有性行為。
*使用保險套。(是否能預防並沒有定論,但至少可以防止其他性病)
*健身、飲食均衡增加免疫力,並保持個人衛生。

 

哪些人需要接受HPV檢查
針對30歲以上的婦女,人類乳突狀病毒的檢測準確性與子宮頸抹片有同等準確效益。
對抹片報告為難以判讀、發炎現象或抹片異常的診斷,可以提高正確率與降低偽陰性,如病毒檢查結果為陽性,則須做陰道鏡切片或進一步的圓錐切片。
對做過圓錐切片的病人,可以運用人類乳突病毒的檢測作為復發的預測指標、或作為切除是否完整的生化指標。
針對做過放射線治療的病患, 因抹片判讀常受到放射線影響而不容易判讀,導致許多的偽陽性與偽陰性,因此可以運用人類乳突病毒的檢測作為抹片的生化指標。


已無性生活或停經婦女,也會感染嗎?
由於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後,須5-20年甚至更久才會進展為子宮頸癌,所以,已無性生活或停經婦女,仍須定期作人類乳突病毒檢測與抹片檢查


沒有性經驗的婦女,也會感染嗎 ?
沒有性經驗的婦女,發生子宮頸癌的機率很低,而子宮頸抹片檢查或人類乳突病毒檢測可能會破壞處女膜,故可自行選擇做或不做但家中若曾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患者,無論是否有性經驗,宜考慮定期做人類乳突病毒檢測與抹片檢查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磁振造影篩檢 可有效找出乳癌病灶
依據衛生署統計,台灣每年新增近六千名的乳癌病患,且隨飲食西化,乳癌病患有逐漸年輕趨勢。乳癌好發年齡在40~50歲之間,較歐美國家的好發年齡約提早十歲,任何成年婦女皆有機會罹患此症。乳癌是臺灣地區女性主要癌症死亡原因之一,只要能及早發現,存活率並不低;零期乳癌之十年存活率接近百分百,第一期乳癌之存活率高達百分八十,第二期乳癌仍有百分六十之存活率。以往我國婦女的乳癌發現時多已達第二期癌症或以上,因此存活率較低。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乳房健康管理中心 - 醫務主任黃柏榮醫師指出,若我們能夠加強篩檢,診斷出早期乳癌,再加上適當的治療,戰勝乳癌的機率是非常大的。歐美國家將乳房X光檢查列為必要的婦女癌症篩檢項目,約可降低20%-30%的乳癌死亡率;而台灣也將乳房X光檢查列為篩檢的重要方式,但根據衛生署的統計顯示,乳癌的死亡率似乎未因乳房X光檢查的篩檢而降低,原因為亞洲女性的乳腺組織較為緻密,在X光下很難判別出可能病變的微小鈣化點,其偵測敏感度約30%左右。而乳房超音波對於區塊組織分析上表現優異,但在判斷初期乳癌必須依賴醫師的經驗與功力。

黃柏榮醫師表示,磁振造影技術的精準度及篩檢率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相當肯定,其擁有高解析度的影像、無輻射線、快速擷取影像等特性。科技發展的進步,現在已有乳房專用的磁振造影掃描儀(Aurora Dedicated Breast MRI System),其與一般全身磁振造影掃描儀不同的地方於,一次的掃描便能將乳房、胸壁、腋下組織影像含括在內,也就是連乳腺、淋巴等微小的組織皆能清楚獲得,這是一般全身掃描的磁振造影掃明儀無法做到的。

另外一般全身型磁振造影掃描儀所能偵測出的病灶約為0.5公分,但乳房專用的卻能偵測出小到0.1公分的原位癌(當乳癌病灶成長超過0.5公分就表示其可能有轉移之傾向)。由此可知乳房專用的磁振造影對於早期診斷出原位癌,是一項利器,這對婦女而言絕對是一大福音。 

本文章引用網址-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475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9/07/15 14:01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睡覺時胸悶、難以呼吸而驚醒,甚至會心絞痛,不要以為是「鬼壓床」,有可能是先天兩側冠狀動脈畸形所致,由於此症致命風險高,醫師提醒勿延誤黃金治療時機。

一名52歲的沈小姐二十餘年來在睡覺的時候,幾乎每隔一天就會因為胸悶、難以呼吸而驚醒,甚至有時還會心絞痛,這些年來看遍名醫,作過各項檢查,有醫生認為她是因胃食道逆流引起,也有醫生說沈小姐二尖瓣脫垂,無藥可治,由於醫師們眾說紛紜,於是沈小姐開始懷疑這些症狀是俗稱的「鬼壓床」。

直到雙和醫院心臟內科洪明佑醫師為她進行心導管檢查,這才發現沈小姐的症狀是因先天冠狀動脈畸形,畸形的血管繞道與肺動脈連接,才會造成胸悶及心絞痛等症狀。經過心導管栓塞及外科手術後,本來沈小姐的肺活量只能游過1/3、25公尺的水道,現在不但可以游完全程,甚至連唱歌都可以高到八度以上,讓她喜獲新生。

署立雙和醫院心臟內科洪明佑醫師表示,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佔總人口的1/12,而這些患者中冠狀動脈畸形的比例為1/100,人體心臟的冠狀動脈共有三條,大部分患者只有一條冠狀動脈畸形,像沈小姐這樣兩側冠狀動脈畸形的患者實在少之又少,由於沒有及早發現延誤病情,沈小姐的心肌因長期缺氧已經老化到超過她實際年齡,能夠撐20多年還沒有更重大的症狀發生,也是相當少見的。

洪明佑醫師表示,臨床發現,冠狀動脈廔管的患者,多半會出現心雜音、胸悶、心絞痛、喘,若是長期置之不理則可能造成心肌缺氧、胸悶難抑、心律不整,甚至造成心臟衰竭(舒張性及收縮性)、各種感染及死亡的風險,民眾不可不慎。

一旦發現上述症狀時,最好能儘速送醫,以免造成遺憾,洪醫師也建議一般民眾除了注意自身健康的各種警訊,也可多攝取蔬菜、核果、魚和地中海式飲食的食物,避免食用白麵包之類的澱粉碳食、以及很多餅乾和薯條中含有的反式脂肪,保持良好運動習慣,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轉載於98/07/15奇摩新聞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庚醫院長期追蹤發現,肥胖和癌症手術後復發率密切相關。研究中將過去幾年來近2000例接受直腸癌手術病患統計,若大腸直腸癌長的離肛門位置較近的過重或過度肥胖的病人,手術後復發機率較瘦子高出3.2到4.7倍。


根據過去近2000例接受直腸癌手術病患進行長期追蹤,長庚醫院將直腸分為低位直腸癌(離肛門口10公分內)和高位直腸癌(離肛門口10至15公分之間),找出手術前BMI值和低位直腸癌手術後的局部復發率息息相關。


身體質量指數BMI(Body mass index)可說是評估一個人體脂肪組織多寡和肥胖程度的一個相對可靠的指標,理想的BMI值是介於18.5到25之間,根據長庚追蹤研究顯示,以BMI值低於18.5作為基準,BMI值介於25到30的過重者,低位直腸癌局部復發的危險程度為瘦子的3.2倍;BMI值超過30以上的肥胖者,風險則增為4.7倍。


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游正府說,腫瘤的分化程度、淋巴腺的侵犯程度等,都會影響術後的復發率,而除了BMI值之外,男女性別對於手術後局部復發率也有影響,男性又比女性高達1.7倍的危險。


對於罹患低位大腸癌、過重或肥胖的病患,游正府建議,必須更積極進行術前或術後的放射性治療或化療等輔助療法,減少復發機會。


轉載於98/7/15奇摩新聞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指連接子宮及陰道的地方產生癌症病變。在台灣,子宮頸癌是婦女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五位及死亡率的第六位,每年約有 2000 名新發生個案,並導致近 900 名婦女死亡,是婦女不可輕忽的疾病。

為什麼會發生子宮頸癌?

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所導致。大部分的人在感染一年後病毒會自行消失,少部分持續感染的人,於 10-20 年後會有發生癌前病變的機會(也就是有疑似的病變,但不算是癌症),甚至引發癌症。





• 子宮頸病變的治療

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如為癌前病變,大部份只需要簡單的門診手術,即可治癒,倘經切片證實為癌症時,只要發現得早,治癒率也很高,原位癌治癒率接近 100% ,所以只要及時接受治療,多會有相當樂觀的結果。

二、 認識人類乳突病毒

•什麼是人類乳突病毒 (HPV) ?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毒,共有 100 多種分型,目前已知約有 40 種病毒型會感染肛門及生殖區的皮膚及黏膜,而與子宮頸癌相關的高危險型別約有 17 種,其中第 16 、 18 、 52 、 58 等型別為台灣較常見的高危險型別,而引起尖形濕疣(俗稱菜花)的第 6 、 11 型屬於低危險型別。

•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很常見嗎?

有性經驗的婦女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很常見,推估婦女終其一生約有 5 至 7 成的機會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為什麼會傳染到人類乳突病毒?

人類乳突病毒主要是經由性接觸傳染,至於會不會經由其他途徑像是接觸已感染的用具再觸碰生殖器官,或是母子垂直感染,這一部分還待研究證實。

• 如何降低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危險?

1.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
2.減少性伴侶人數
3.安全性行為:使用保險套。
4.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 如何預防子宮頸癌發生?

• 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是最容易透過篩檢加以預防的癌症,因此 30 歲以上婦女每 3 年應至少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予以治療,進而阻斷後續發展為侵襲癌。不過,即使抹片檢查結果正常,有任何異狀時均應儘速就醫。

• 安全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

理論上戴保險套可以預防人類乳突病毒傳染,但接觸到保險套未包覆的地方仍有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建議性行為時仍應戴保險套。

•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目前上市的疫苗可以預防感染第 16 、 18 型人類乳突病毒引起的子宮頸癌,適合接種年齡為 9-26 歲婦女,對尚無性經驗女性最有效。由於疫苗只能預防 60-70 %的子宮頸癌,所以接種後仍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 認識子宮頸抹片

• 什麼是子宮頸抹片?

子宮頸抹片是以小木棒或小刷子在子宮頸上,輕輕刮取少量剝落的上皮細胞塗抹於玻片上,染色後,透過顯微鏡檢查是否有可疑性的癌細胞,以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

• 為什麼子宮頸抹片檢查很重要?

國外研究顯示,大規模抹片篩檢可以降低 60-90 %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就可以早期治療,減少疾病惡化的機會。

• 誰需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凡曾有過性經驗的婦女,都可能感染人類乳突病毒而罹患子宮頸癌。一般建議,婦女在有性經驗三年後,最好定期做抹片幾查,目前政府補助 30 歲以上婦女每年可以免費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 子宮頸抹片檢查前要注意什麼?

檢查前要注意:

•不要沖洗陰道。
•避免盆浴。
•勿放置陰道塞劑。
•前一夜不要有性行為。
•避開月經期間。
•子宮頸抹片檢查怎麼做?

檢查過程很簡單,醫師會先將鴨嘴置入陰道,這時候可能有些許不舒服,之後再以小木棒或刷子輕輕刮取子宮頸上少量剝落的上皮細胞,塗抹於玻片上即可。之後檢驗人員會將抹片染色,在顯微鏡下檢查是否有可疑性的癌細胞存在。

• 當子宮頸抹片異常時怎麼辦?

抹片異常並不代表已經患有癌症,必須請醫師做進一步陰道鏡檢查及切片來確認是否為子宮頸癌,後續檢查應遵從醫師指示進行。

*提醒您,任何一項篩檢都會有偽陰性個案發生,所以即使抹片檢查結果正常,有任何異狀時均應儘速就醫。

子宮頸癌抹片結果及後續檢查

結果
後續檢查

1. 正常
定期?片檢查

( 至少三年一次 )

2. 意義未明的非典型細胞變化 *
6 個月後再做抹片檢查,或做 HPV 檢測

3. 輕度癌前病變
6 個月後再做抹片檢查,或陰道鏡檢查

4. 重度癌前病變
陰道鏡檢查,切片 / 錐狀切除

5. 侵襲癌


*:細胞變化已超過良性細胞應有的型態,仍不足將其列為癌前病變。

※觀念澄清
 →已無性生活或停經的婦女,也要做抹片檢查嗎?由於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後,需10-20年,甚至更久才進展為子宮頸癌,所以已無性生活或停經,仍須定期抹片檢查。
 →沒有性經驗的婦女,需做抹片檢查嗎?沒有性經驗的婦女,發生子宮頸癌的機率很低,故可自行選擇做或不做;但家中曾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患者,無論是否有性經驗,宜考慮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 →子宮切除後,還需做抹片檢查嗎?
* 假如是因子宮頸癌或癌前病變而切除子宮,由於罹患陰道癌的危險性較高,應定期做抹片檢查。
* 假如是因子宮良性疾病而切除子宮,則建議洽詢醫師是否需要定期接受抹片檢查。

五、認識子宮頸癌篩檢工具

• 傳統子宮頸抹片
子宮頸抹片是以小木棒或小刷子在子宮頸上,輕輕刮取少量剝落的上皮細胞,塗抹於玻片上,經過染色後,透過顯微鏡檢查是否有可疑性的癌細胞存在。子宮頸抹片檢查無痛且非侵入性,可以幫助婦女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依據歐美國家經驗,大規模子宮頸抹片篩檢可以降低60-90%的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 薄層子宮頸抹片
檢體採樣的方式和傳統子宮頸抹片相同,不同的是採樣後並不是將細胞塗抹在玻片上,而是放在裝有特殊保存液的小瓶中,保留細胞的完整,再經由離心去除雜質後,以自動化儀器製成單層細胞的抹片,使得抹片均勻清晰,以提升準確度。英國研究顯示,可小幅提高抹片的敏感度3-5%,降低難以判讀抹片率。

• 人類乳突病毒檢測
人類乳突病毒檢測是取子宮頸的細胞,然後用試劑檢測子宮頸是否有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如果檢測結果是陽性,表示已經感染了,但並不能看出是否有子宮頸癌前病變。由於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持續感染所引起的,因此,陽性者必須定期追蹤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狀況及接受抹片檢查,以早期發現病變,早期治療。如果檢查結果是陰性,建議至少每三年做一次抹片檢查。

六、認識HPV疫苗

• 什麼是 HPV 疫苗? ( 即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又稱 子宮頸癌疫苗 )

衛生署目前已核准上市兩家廠商的子宮頸癌疫苗,分別是「嘉喜 ( Gardasil) 」及「保蓓 (Cervarix) 」,前者是四價疫苗(第 6 、 11 、 16 、 18 型),可以預防因第 6 、 11 、 16 、 18 型 HPV 引起的尖形濕疣(俗稱菜花)及子宮頸癌;後者是二價疫苗(第 16 、 18 型),可以預防因感染第 16 、 18 型 HPV 引起的子宮頸癌。

• HPV 疫苗有效嗎?

60-70% 的子宮頸癌是因為感染第 16 、 18 型 HPV 所導致,而兩支疫苗都可以有效預防這兩種型別 HPV 的感染, 故預估 HPV 疫苗可預防 60-70 %的子宮頸癌。但, HPV 疫苗以預防為目的,已經感染 HPV 的人並無法借此疫苗進行治療。

• HPV 疫苗保護力可以多久?需要再追加劑量嗎?

截至目前為止,預估保護力至少可達到 5 年以上,國際間仍持續觀察疫苗長期效果,及是否需要追加劑量。

• HPV 疫苗要打幾劑?

HPV 疫苗建議須於 6 個月內接種完 3 劑,接種時程是在首次劑量後第 2 的月及第 6 個月分別再完成第二和第三劑。

• 如果沒有如期施打完 3 劑疫苗,還有保護力嗎?

目前的研究仍在評估中,所以建議最好如期接種疫苗。

• 誰適合接種 HPV 疫苗?

適合接種 HPV 疫苗的對象是 9 至 26 歲的婦女,效果以沒有性經驗者為佳。27 歲以上婦女及男性,依法雖不禁止,但藥害救濟及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是無法適用的。

• 已有過性行為之女性可以施打 HPV 疫苗嗎?

已有過性行為之女性仍可施打,不過,若於接種疫苗之前即已經感染第 16 、 18 型 HPV ,疫苗就沒有辦法再預防發生因 16 、 18 型 HPV 引起的子宮頸癌了。

• 懷孕婦女可以施打 HPV 疫苗嗎?

不建議懷孕及計畫懷孕之婦女施打 HPV 疫苗;若婦女注射後意外懷孕,則須停止注射並繼續追蹤其對孕婦及胎兒的安全性,待生產結束,再繼續施打。

• 誰不適合接種子頸癌疫苗?

如果有下列情形時,在接種前必須先告知醫師:

•有凝血性問題疾病及不能在手臂上打針者
•因基因缺陷或感染愛滋病毒等,以致免疫力衰弱者
•已懷孕或計畫即將懷孕者
•正發燒至 37.8 ℃ 以上者
•正在服用或即將服用任何藥物者
•HPV 疫苗可能造成的副作用有哪些?

目前最常通報的副作用包括有:注射部位痛、腫脹、癢及發紅、發燒、噁心、暈眩,如果有任何不尋常或嚴重的症狀發生,請立即與您的醫師聯絡。

•HPV 疫苗的費用多少?

3 劑的費用共約 15000 元左右,目前仍為自費,詳細情形可以洽詢醫療院所。 HPV 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施打嗎?臨床研究顯示, HPV 疫苗可與 B 型肝炎疫苗同時施打(於不同部位注射),目前尚未有與其他疫苗同時施打之研究。

•施打 HPV 疫苗前,需要先檢測有沒有感染過嗎?

不需要。

•施打 HPV 疫苗後,仍需作子宮頸抹片檢查嗎?

例行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仍是必要的,其理由如下:

•目前核准之 HPV 疫苗,僅能預防 16 、 18 型所引起之子宮頸癌前期病變及癌症,除此之外,仍有多種會引起子宮頸癌之 HPV 分型。
•如果沒有如期程及劑量施打 HPV 疫苗,會影響疫苗的效果。
•又如果在施打疫苗前已經感染過 HPV ,疫苗效果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打完後有不舒服的情形,該怎麼辦?

醫師、藥師等醫療專業人員或病患,如發現本疫苗有不良反應發生,請向衛生署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通報,通報專線: (02)2370-1704 ,傳真: (02)2370-1711 ,網站: www.adr.doh.gov.tw 。






需不需要打子宮頸癌疫苗?/癌症希望協會提供

「妳會不會帶女兒去打子宮頸疫苗 ? 」這是家有國中女生的父母最近的新話題。

由於兩款子宮頸疫苗的相繼上市,使得預防子宮頸癌不再只是做「六分鐘護一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甚至要提早到根本不要讓它發生。這不只是台灣人關注的問題,事實上這已是全球人都在問的問題, 8 月在日內瓦舉辦的 2008 年的國際抗癌聯盟 (UICC) 的國際癌症會議中,子宮頸疫苗也是主要的討論重點。大家都想知道到底疫苗值不值得全面性的推行 ?

它會受到矚目,當然是因為子宮頸癌一直是女性的主要癌症之一,根據 「世界衛生組織」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的估計, 全球每年約有近 50 萬女性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 相當於每天有 1,350 個以上的新病例,每年 造成 25 萬女性死亡。 雖然近年因為子宮頸抹片篩檢的普及,使得死亡率得以下降,已是癌症防治中算是成功的例子。但因在其致病原因中,早先已發現有 99% 以上的子宮頸癌是與人類乳突病毒有關的;為此,大家都一直期待像 B 型肝炎疫苗一樣有效的疫苗能早日上市。

人類乳突病毒 (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是一種比細菌還小的微生物,屬於濾過性病毒的一種。 目前已發現的人類乳突狀病毒有一百多種,其中超過二十型的病毒和感染人類生殖器有關, HPV16 、 18 、 31 、 45 、 56 等已被證實和子宮頸癌有關,尤以 HPV16 及 18 兩 型最為常見,目前已被認為是導致婦女子宮頸細胞癌化的最大元凶;另外, HPV 6 、 11 型則與與菜花的發生有關 。

人類乳突病毒的 傳染方式以性行為感染為主,但其他經由泡溫泉、上公共廁所或帶病毒的門把、電腦鍵盤、滑鼠,都有被感染的可能。 估計有性行為的人終其一生有一半以上感染過人類乳突病毒,不論男女,只要發生生殖器接觸的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 但感染病毒並不一定發病,還需病人本身有適合的條件讓受感染的細胞產生癌化的情形, 約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會在一年內痊癒,約 只有 1 ﹪會發展成子宮頸癌。甚至在癌前病變的初期,有 60 ﹪的病人會自動恢復正常, 但若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超過二年,且造成持續性感染,則將有可能引發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癌症 。

因此,子宮頸癌可能在青少女時期後的任何年齡發生,且子宮頸癌癌前病變和早期癌症通常沒有徵狀,隨著疾病的進展,病人才會出現陰道異常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加、骨盆疼痛、性交時疼痛等症狀,因此,如何能杜絕病毒的感染或早期發現以抑止它的癌化,是防治子宮頸癌重要的關鍵。

所以 , 國際抗癌聯盟( UICC )建議兩種有效防治子宮頸癌的方法 : (1) 針對尚未受感染的年輕女性施打子宮頸癌疫苗; (2) 針對 30 歲以上婦女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目前已有兩種子宮頸疫苗在台灣正式上市,包括 2006 年上市的「嘉喜 (Gardasil) 」疫苗,及 2008 年上市的「保蓓 (Cervirax) 」疫苗。這兩種疫苗主要都在預防第 16 及第 18 這兩型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的子宮頸癌,約能預防 60 ~ 70% 的子宮頸癌;前者同時可以預防九成的尖型濕疣(俗稱菜花 ;與 人類乳突病毒第 6 、 11 型的感染有關 )。兩種疫苗的主要施打對象皆為 9 至 26 歲的女性,有效期起碼有 5 年,目前也有研究報告顯示後者對於中老年婦女也有防護力。

一般相信這些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的使用,應該可以減少子宮頸癌的發生率。為此,英國在 2008 年已通過約一億英磅的預算,先對 12 至 13 歲的少女全面施打子宮頸疫苗;本島以外的 金門縣地區也已於 10 月 15 日起,針對金門縣 16 至 18 歲女性,免費施打人類乳突病毒( HPV )疫苗;越來越多的 專家提出,希望各國政府能全面針對少女施打此類疫苗,以抑止子宮頸癌對女性生命的威脅 。

但, 這兩種疫苗都需於半年內施打 3 次 ( 共約 1 萬 2000 元 ) ,也有不少專家提醒在全面免費施打之前,要先思考成本效益的問題。因為疫苗才研發出來幾年,有很多問題仍未有清楚的答案,一般認為如果說以下的四個假設都是成立的,那以經濟效益來說全面施打疫苗就是值得的:

• 疫苗的效力可以達 10 年以上或終身 , 其經濟效益就增加了;

• 疫苗對於年紀大的女性有保護力;

• 當 HPV16 及 18 型病毒被抑止後,其他型的病毒不會取而代之,進而造成感染與細胞癌化;

• 打過疫苗的人仍會定期的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且不會因為疫苗而影響抹片的結果。

另外,也有不少婦女團體希望是在清楚的全面宣導疫苗的作用與副作用之後再考慮全面施打,否則也有人質疑會讓青少年誤以為打疫苗就是家長同意可以有性行為。所以,未來不管在施打年齡、防護效力及防護時間、副作用及費用等問題上,都還需專家們再努力研究,才能對子宮頸癌做更好的防護。

即使打了疫苗,也不要忘了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仍是必要的。現在,用細胞採檢的方式做人類乳突病毒的生物晶片基因定型檢測,因此高危險群的婦女,也可以考慮同時進行此種檢測,可以更有效的預防及追蹤子宮頸癌。






面對子宮頸癌/癌症希望協會提供

在台灣常見的惡性腫瘤中,子宮頸癌是威脅女性最普遍的生殖道惡性腫瘤,根據行政院衛生署 2005 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在女性癌症排名第五位,該年新增 1,977 名子宮頸癌病人。近年來,在政府大力推廣子宮頸抹片檢查及治療技術的進步影響下,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從民國 84 年的每 10 萬人口 10.9 (1010 人 ) ,下降到民國 96 年的每 10 萬人口 7.4 (833 人 ) 。這個訊息顯示,在子宮頸癌的防治上,我們已有初步不錯的成績,但因為它的發生沒有明顯的症狀,我們仍不可對它掉以輕心。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會引起子宮頸癌?目前所知的危險因子包括下列幾種 :

• 人類乳突狀病毒 ( Human Papilloma Virus ,簡稱 HPV ):研究發現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後,病毒會侵入子宮頸上皮細胞核改變其基因性質,引起病變。人類乳突狀病毒共分 100 多種亞型,其中第有 17 種型別已被證實與子宮頸癌有關連,有將近 99% 的子宮頸癌患者可以發現有人類乳突狀病毒的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主要是因性行為感染。

• 性行為 :調查報告指出,愈早有性生活且性伴侶愈複雜,則得到子宮頸癌的比例愈高。尤其是在青春期時就已經有性生活的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風險增加,日後產生子宮頸癌的機率愈高。

• 吸菸 :有報告顯示,香菸中致癌因素的尼古丁物質,會降低子宮頸癌局部的免疫力。

• 女性荷爾蒙 :有些學者認為女性荷爾蒙中的黃體素,會改變子宮頸上皮細胞的穩定性,導致發生不正常的變化。

當一個人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後,在 5 到 10 年後約有 20% 的機率會有子宮頸上皮的病變,而這樣的病變到真正變成癌症大概也需要 5 到 10 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大部分並無特別的症狀。唯一比較特殊的,是一些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隨著病灶範圍的擴大,陰道異常分泌物也會增加。但因為症狀不明顯,常會被忽略,所以例行性的抹片及骨盆腔檢查是必要的。

台灣從民國 84 年 7 月起,健保就提供 30 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加上民間防癌團體也大力宣導,「六分鐘護一生」、「三點不漏」等口號,讓 30 歲以上女性 3 年內曾接受抹片篩檢比率由民國 84 年的 109% 升至 96 年的 52% 。然而這樣的篩檢的比例仍遠不及已開發國家的比例 ( 美國 60 ~ 70 %,英國更高達 83 % ) ,尤其在一些較偏遠醫療資源不普及的地區篩檢的比例更低。

片檢查的結果依序包括 : 正常(包括發炎及萎縮)、非典型細胞、輕微的病變 (CIN I) 、中度 (CIN II) 及重度的病變 (CIN III) 、原位癌、鱗狀上皮細胞癌及腺性上皮細胞癌 ( 會再依侵犯的範圍分為 I~IV 期 ) 以及其他未能區分的情況。

一旦確立有異常的問題,就會依疾病分期、病人年齡及整體健康狀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包括雷射治療、冷凍治療、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三種方法。若能早期發現,保留子宮的機率就較高,五年的存活率也都有 80% 以上。

其實子宮頸癌對女性的威脅,除了生命威脅外,亦引發了其他的議題,包括親密關係的發展、身體心像的改變、生育等。

許多的癌症都會造成病人身體心像的改變,對一個子宮頸癌的病人而言,最大的身體心像改變即為「失去子宮」。雖然外表上並沒有缺少,但對不少女性而言,失去子宮的同時也失去了女性認同的來源,失去了女性對自己身體完整性的信念,因此病人常感覺自己「愈來愈不像女人」。

除此之外,失去子宮也代表失去生育能力,加上罹患癌症的年齡層下降,不少年輕患者必須面對無法生育的遺憾及傳統家庭傳宗接代的壓力。在調查統計中也發現,性行為較早及性伴侶較多者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較高,因此也有不少患者因為怕承受別人異樣的眼光而不敢說自己是子宮頸癌的患者。

這些對病人而言都是一種說不出的痛,也常會造成病人與另一半無法回復過去的親密關係,「身體距離」也愈來愈疏遠。一般而言,造成這種親密關係障礙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生理因素:子宮頸癌的病人可能因為治療而影響其荷爾蒙的分泌,陰道分泌物減少造成性行為時的不舒服,間接影響病人性慾;第二是心理因素:很多病人相信,性行為會造成子宮頸癌的復發,在擔心懷疑的心理狀況下,無法與伴侶發生親密關係。

這些問題是需要病人與親友一起來努力的,病人需要與另一半及其他家人開放的溝通,討論彼此的擔心、害怕。但也不要期待自己很快從這個衝擊中走出來,給自己一些時間哀悼子宮,時間雖然無法完全治癒傷痛,卻可以緩解傷口帶來的痛楚。希望子宮頸癌預後的女性,試著看到自己雖然失去子宮,仍擁有生命、擁有其他的美好特質,仍然可以做一個快樂的女人。

轉載於健康九九衛生教育網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睡一下,就能做好-無痛腸胃鏡檢查 健康吉美健檢中心 院長 楊培鎮醫師曾任 衛生署桃園醫院肝膽腸胃內科主任‧肝病防治中心執行長
人體腸胃道疾病相當多且很常見,包括良性病灶(如消化性潰瘍、逆流性食道炎、胃炎、大腸炎、憩室炎及息肉等)及惡性病灶,而惡性病灶中大腸癌、胃癌及食道癌則分別高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的第三,第五及第八位,其嚴重性可見一般。

一般民眾的觀念認為我又沒有症狀,應該沒有問題,沒有必要檢查,然而癌症初期幾乎都沒有什麼症狀,即使有症狀也可能與其他良性病灶很難區分,一旦到了症狀相當明顯時,通常病情也已相當嚴重,即使可以治療,預後也不一定很好。因此,唯有定期的接受腸胃道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不致延誤病情。胃、腸鏡是診斷利器 目前針對腸胃道疾病的檢查工具很多種,包括具侵襲性的傳統式腸胃內視鏡和不具侵襲性的口服膠囊式內視鏡、X光鋇劑消化道攝影及電腦斷層掃描,每項檢查各有其優缺點,其中還是以傳統式腸胃內視鏡最準確,除了可直接確認有無潰瘍、發炎或惡性腫瘤等問題診斷外,又可兼具立即、直接進行組織病理切片檢查及治療功能,是臨床診斷利器,有其無可取代的價值。但缺點是長時間張嘴、喉頭嘔吐反應、腸彎曲度會造成不舒服感覺,所以有許多人聞之色變避之唯恐不及,非不得已絕不接受檢查,以致於常常有延誤病情的憾事發生。無痛是輕度微量麻醉 其實人體的胃和大腸黏膜本身沒有痛覺神經,胃鏡讓人難受是吞管子和打空氣入胃時,容易誘發喉頭噁心嘔吐的反射、胃脹以及胃鏡管摩擦咽喉而疼痛出血。

腸鏡從肛門口伸進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闌尾至小腸開口,整個長度超過一公尺(全大腸鏡檢查約120公分),腸鏡要在彎曲的腸道中前進,常會壓迫、牽扯、拉緊腸壁外層,使受檢者想解便、腸子絞痛、腹脹等難受感覺,有些曾接受腹部或婦產科手術、腹壁沾黏的人,會痛的做不下去。目前正在推廣的"無痛式腸胃內視鏡檢查",正是一種兩全其美的檢查方式;在提倡人道主義的歐美國家,無痛檢查,特別是大腸內視鏡,小量靜脈注射麻醉已成例行常規做法。檢查前需先做心電圖、胸部X光、眼壓檢查,交由麻醉醫師評估受檢者身體狀況,並詢問有無藥物過敏等病史。確認沒問題後,接上血氧、心率和血壓監視器,然後靜脈注射麻醉鎮痛和抗焦慮安眠藥物,達到淺層麻醉效果,亦即提高受檢者對疼痛忍受度,但又不像手術時的深度麻醉狀態。在麻醉醫師或護理師全程監控下,腸胃科醫師操作鏡檢,做法和一般胃鏡、大腸鏡相同。由於每個人對麻醉藥的反應不同,為安全起見,所有檢查前之評估及檢查中的生命現象的監控,都會全程由麻醉專科醫師負責,因此危險性相當低。除了年紀太大、心肺功能不佳、氣喘或有某些重大疾病外,絕大多數人都可進行此種檢查。因為透過輕度快速且短暫的麻醉劑讓受檢者在睡著情況下完成檢查,因此過程中完全感受不到任何痛苦,也能讓操作醫師完整的、從容檢查,檢查完後也很快就恢復意識,幾乎沒有任何後遺症。檢查結束後要注意的是需休息至意識清醒再離開,檢查後當天禁止做精細或危險工作,例如開車、騎車、操作精密儀器設備等。

怕疼?無痛腸胃鏡放鬆好心情 至於該不該選擇無痛胃鏡、大腸鏡,端看個人對疼痛忍受程度,如果決定採無痛鏡檢,最好麻醉一次,胃鏡、大腸鏡都做。而不管是否選擇無痛方式,建議若出現反胃、容易腹脹、打嗝、胃燒灼感、食慾變差、飲食或排便習慣改變等現象,就應安排胃鏡檢查,若有家族胃癌病史的人,至少每年做一次胃鏡。有家族大腸癌病史的人年過40歲,或者有大腸瘜肉、潰瘍性結腸炎、排便習慣改變患者,至少每2-3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有了安全的無痛檢查法,相信大家都願意在必要的情況下或定期的接受腸胃內視鏡檢查,以期能早期發現疾病,對症下藥,才不會遺憾終生。


健檢項目
項目
檢查內容
臨床意義
初步身體評估

身高、體重、血壓、脈搏、眼壓

初步了解身體功能是否正常

血液常規

1.白血球 WBC
2.白血球分類 DC -- 五項
3.紅血球 RBC
4.血紅素 Hb
5.血球容積 HCT
6.血小板 Platelet
7.平均紅血球容積 MCV
8.平均血球血紅素 MCH
9.平均血球血紅素濃度 MCHC

了解是否貧血、感染、發炎等功能

肝膽功能檢查

1.血清總蛋白 Total Protein
2.血清白蛋白 Albumin
3.白蛋白/球蛋白比率 A/G
4.鹼性磷酸酵素 ALK-P
5.麩草酸轉胺酵素 SGOT
6.麩丙酮酸轉胺酵素 SGPT
7.球蛋白 GLOB
8.轉磷酵素 γ-GT

肝臟膽道疾病、肝炎診斷參考

9.直接膽紅素 Direct Bilirubin
10.總膽紅素 Total Bilirubin

瞭解是否有溶血、黃膽、膽道阻塞、急慢性肝病變

肝炎篩檢

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是否感染B型肝炎

B型肝炎表面抗體﹝HBsAb﹞

是否有B型肝炎抗體

C型肝炎﹝HCV﹞

是否感染C型肝炎

癌症篩檢

AFP甲型胎兒蛋白

篩檢肝癌的參考指標

CEA癌胚抗原

腸癌篩檢參考指標

尿液分析

尿液常規檢查

肝、膽、腎及糖尿病、尿道發炎及感染參考

X光檢查

胸部X光

診斷有無心臟、肺臟及胸部腫瘤之異常

心臟機能篩檢

心電圖檢查

診斷心律不整及各種心臟疾病所引起變化

消化系統

腹部超音波

肝、膽、腎、胰及脾臟等器官是否有結石、腫瘤、構造異常

無痛麻醉胃鏡(含幽門桿菌測試)

在身心放鬆下,全程無痛完成胃鏡檢查,以瞭解食道、胃及十二指腸是否有發炎、潰瘍、腫瘤等病變

無痛麻醉大腸鏡

觀察直腸、乙狀結腸、全大腸有無發炎、潰瘍及腫瘤

醫師理學檢查及諮詢

專科醫師理學檢查(含頭頸部、胸部、心臟、腹部、四肢等),並根據個人初步檢查報告彙整解說,予以衛教諮詢及健康促進等建議

營養餐點

精緻餐點提供均衡營養

詳實報告

個人精美 醫學影像報告書及光碟

檢查費用
12,500元/人




             

健康吉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